最近很多人在问“闹打一成语是什么成语(闹打头成语)”,今天小编就闹打一成语是什么成语(闹打头成语)这个问题整理了一些资料,希望对您有帮助。

闹打一成语是什么成语(闹打头成语)

疫情期间,小胡的爸爸不能回家跟小胡团聚,小胡甚是想念爸爸,于是正在读小学二年级的小胡给爸爸写了一封信:

我情同手足的爸爸:

早上好!

最近工作是否日新月异,身体是否依旧身轻如燕,婀娜多姿?宅家学习,我每天都在赴汤蹈火的学习,跟妈妈在家像过年般度日如年。老师表扬我学习奋不顾身的精神,我沾沾自喜。妈妈每天教育我不能总是耳提面命,我会努力卷土重来的。请爸爸在那边要颐养天年,不用担心我和妈妈。

最后,祝爸爸流芳千古!

您举世无双的儿子小胡。

从小胡写给爸爸的信当中,我们发现他用了很多我们常见的成语,有些用法一直都是同学们错用、乱用的,比如:耳提面命,平常学生误用的如以下句子:教育学生要讲究方法,不能总是耳提面命,摆家长作风。耳提面命,指拉着耳朵当面教导,形容教诲恳切,要求严格,是褒义词,在小胡写给爸爸的信中可把“耳提面命”改用“指手画脚”。

成语的使用非常讲究,或特定语境,或特定情感色彩,不能望文生义而闹出许多笑话。本文通过小学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文重要成语的解释,简要谈谈这些成语在考试中的用法。

春深似海还形容生机盎然,春光美好。这个成语最早出自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这屋里那块四乐堂的匾,可算挂定了!不然,这春深似海的屋子,也就难免欲深似海。”春深似海的近义词是春光明媚,春意盎然。

有同学在作文中写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在这春深似海的季节里……”,“春深似海”特指春天、春季,从二月份到四月份,“毕竟西湖六月”点名了时间为六月,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风月无边极言风景之佳胜,这个成语出自宋·朱熹《六先生画像·濂溪先生》:“风月无边,庭草交翠。”一学生误用有如下:走在清冷的黑夜中,风月无边,令人瑟瑟发抖。不禁被人耻笑,难怪有同学感叹道:“成语太难学了,不小心就踩雷!”

世外桃源,一语出自魏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这篇古文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悠闲自在不遭受战乱的美好之地。

山外有山,形容群山环绕的景象,现用来指比你厉害的人很多,劝人不能骄傲,要谦虚。它与“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同义词,在写作中经常与同义词连在一起使用,“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强中自有强中手。”这个出处:《敦煌曲·何满子四首》其四:“金河一去路千千,欲到天边更有天。”在《中国诗词大会》上,这个成语在飞花令主题“说出四字成语”中曾使用过,金河一去路千千,欲到天边更有天——山外有山。

飞瀑流泉,飞瀑:瀑布,其势飞流而下;流泉:流动的泉水。

古木参天,古木,古老的树木,参天,高高耸立,意思是古老的树木高高耸立。这个成语来自:唐·杜甫《古柏行》:“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诗情画意,出处宋·周密《清平乐·横玉亭秋倚》词:“诗情画意,只在阑杆外,雨露天低生爽气,一片吴山越水。”

蔚为壮观,蔚:盛大;壮观:壮丽。形容盛大壮丽的景象。

本单元学习的八个成语后,大家都明白了这些成语的意思和出处,但在实际练习是否能正确选择还需要结合语境和情感色彩进行判断。

对应练习

请根据这段话的语境和情感色彩,结合成语的意思在下列的( )中选择合适的成语,不能重复使用。

1、春深似海 2、风月无边 3、 世外桃源 4、山外有山 5、飞瀑流泉 6、古木参天

7、诗情画意 8、蔚为壮观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春天到了,春回大地,阳光明媚。在这个( )的美好季节里,我再次去后山采药,山间景色迷,到处都是鸟语花香,树木郁郁葱葱的,瞧!前面那棵几百年的树木真是( ),听,山腰上传了阵阵好听的声音,走近一看,原来这里( ),那潺潺的水声仿佛使人置身于( )。我不由地赞叹道:“这里山青水秀、百草丰茂、树木丛生,景色迷人,( ),这真是一个充满( )的好地方呀!”我走到山顶,看到少林寺的方丈在练习“铁砂掌”,我不由自主地感叹:“人外有人,( )!”,不知不觉,太阳已下山坡,再待一阵子,月亮升起来了,远处炊烟袅袅升起,微风吹拂着,夜色这般美好,真是( )!

这道题是否有误用的成语呢?在平常的学习中许多成语误用是有原因的,归纳起来主要有几个方面:

(一)褒贬混淆,注意感情色彩;(二)张冠李戴,注意适用对象;(三)搭配不当,注意语法应用;(四)望文生义,注意关键字词。

总之,在学习成语的过程中,要注意句子的语境、不能自相矛盾;要符合逻辑,不可事理不顺;要整体感知,不能断章取义;更要理解成语的大意,加上强化训练,相信成语的学习定会在短时间内有着惊人的进步。

附:练习参考答案

春深似海、古木参天、飞瀑流泉、世外桃源、蔚为壮观、诗情画意、山外有山、风月无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