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在问“必打一成语(必打头成语)”,今天小编就必打一成语(必打头成语)这个问题整理了一些资料,希望对您有帮助。

必打一成语(必打头成语)

【来源:益阳广播电视_在线新闻】

当我接过桃江县教育局颁发的优秀通讯员证书和奖金时,不禁泪湿双眸,感慨万千:五年的努力与坚持,值!

我是桃江县三堂街镇中学的一名语文老师,初次接触教育新闻写作是五年前,那时我已年过半百,郭辉校长亲自找到我,要我担任学校的通讯员,我表示不解:“学校有8个语文老师,怎么不要他们写?”他说:“你可以胜任!”为了不辜负校长的信任,对写通讯稿一窍不通的我,立马上网查怎样写通讯稿,还把校长发给我的范文看了N遍。

接手通讯员工作没多久,学校来了个好心人资助贫困学生,我想把这样的好人好事传递给更多的人,于是绞尽脑汁写了一上午,接着四处投稿,杳无音讯。后来,我又就学校的活动写了几篇,还是泥牛入海。虽然屡战屡败,但也反而坚定了我想做好这件事的决心。

为了写作时能做到文思敏捷,我要求自己每天记一个成语的正、反义词,记三句歇后语,坚持每天看书、写作。每天起床后第一件事:打开成语字典,用一本本子写下一个成语和三句歇后语。上、下班途中,课间休息,甚至上洗手间我都在记。

五年下来,当初崭新的成语字典已经离皮脱壳,每一页都翻卷了,记下的成语和歇后语已写满了两大本。看过的书和写下的笔记已装满了一整箱。

白天没课时我就在办公室看书,有个老师看到我课间休息十分钟都在看书,就打趣道:“徐老师,你50多岁了,还这么发奋,是不是还打算去考大学呀?”

这几年,逢年过节走亲戚我也带着书。别人在打麻将、聊天,我却在看书,多少有点显得格格不入,所以亲戚们背地里都叫我书呆子。

除了每天坚持看书、写作,我还特别珍惜每次外出学习的机会。记得有次参加益阳市教育系统通讯员培训,益阳市教育局特意请了《湖南日报》主编龚伯威主任等湖南新闻界有名的记者给我们上课。主持会议的领导说:“今天的课程,能坚持下来的,将来一定是精英!”

能不能成为精英现在都还是未知数,但我明显的感觉到:通过不断的学习,以前写一篇报道至少需要4个小时,现在2个小时就能定稿,刚开始写的稿件充其量只能偶尔在桃江教育公众号上发表,而现在我写的新闻不仅上了县里、市里的媒体,其中《五一假期,三堂街镇中学师生帮薛奶奶完成了微心愿》还上了《新湖南》!

稿件从当初的杳无音信到现在的一发就中,得益于领导们的支持和同事们的无私帮助。

我教了6个班的课,白天要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根本没时间写作,只有晚上才能静下心来写稿。每每遇到领导职务把握不准或对新闻线索有疑问时,总是打电话询问中心学校办公室胡胜虎主任,五年了,他从来没有一句怨言,还无条件地帮我改稿、发稿,我写的稿子经过他的修改,水平提高了不少。当时负责全县教育系统新闻宣传的高晓莉主任也总是从百忙之中抽空出来,给我打电话,诚恳地指出我稿件上的不足,毫无保留地告诉我:怎样写稿,怎样提高稿件的命中率。

老师们知道我负责写通讯稿,即使学校举办什么活动我不在场,他们事后都会详细地告诉我事情的经过,还自告奋勇拍些照片给我,给我提供写作素材。每年的新闻,在三堂街镇几所学校比起来,我属多数之一。

五年的时间,虽付出了很多,但收获更多。接下来我仍将保持对教育新闻写作的这份热忱,继续为乡村教育鼓与呼。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