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骏510上,五菱打破了很多传统。以往五菱都是在离家最近的柳州试驾新车,这次却选择了资本很小的厦门。在过去,五菱不会在华丽的上市发布会上花钱,但这次,在即将到来的510上市发布会上,我们收到了很多明星将加入我们的消息。五菱的这些变化,无疑是因为510的定位与之前的730、560完全不同。过去730和560在一定程度上采用了商用车的思路来打造乘用车,而510则是定位完全城市化的小型SUV。至少在咖啡馆旁边停下来买一杯咖啡,不会有违和感。我们那天就是这么做的。

尤其是560,强调功能性,不太追求外观。在510上,设计成了它的卖点。毫无疑问,人们对510的偏好会两极分化。眯着眼睛,中间张着大嘴,脑海里播放着《星球大战》的音乐,想到了里面的白衣战士。这个“眯眼”不是照明灯,而是简单的日间行车灯。照明灯和转向灯放置在雾灯原来放置的位置下方。这种布局类似于Jeep的自由光,让人突然意识到为什么大灯一定要放在上面。最低款的50没有配备LED日间行车灯,但造型保持不变,只是里面的灯泡不会发光。

由于路虎揽胜在国内受到了很多有钱人的青睐,几乎每一款自主SUV都会采用悬浮式车顶设计。不过510是完全悬浮的车型,A、B、C柱全部涂黑。从侧面看,车头的位置也有路虎极光的感觉。包括回旋镖的尾灯,也让人想起标致3008。然而,它仅限于图像。整个车看起来还是很协调的,造型也很新颖。这种多车的情况有点像GTA游戏中的道具车。有轻微的不足。510车门下部没有全封闭,意味着乘客上下车时,裤腿容易弄脏。

虽然入门级车型的配置很简单,但是我们7.58万元的顶配车型预售价格说实话也不贵,配置水平让人印象深刻。这也是宝骏很聪明的地方。我们没有简单的堆砌,而是特意选择了一些我们在这个级别从未见过的配置来给你惊喜,比如全景天窗、电动座椅、自动空调等等。其他汽车制造商看到它会大吃一惊。为什么这个价位能有这么多配置?这背后的部分原因是五菱规模效应带来的优势。但是,既然不该给的都给了,这辆车的四个车窗就没有一键升降,只有驾驶座配备了一键下降。买车时的升降窗不是很醒目,但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对便利性影响很大。

50不仅配置多,内饰也有高级感。高级感在这个价位,语境真的很尴尬。鉴于成本只有那么多,510用的材料非常有选择性,就是好钢只能用在关键位置。中控台上方和门板上方的大面积区域由硬塑料制成。但是在一些关键显眼的位置,用来缝制皮革包裹,让车厢看起来很有档次。此外,门把手等仿金属部件在外观上也很有条理。可以说510汽车懂得模仿高端车,实际用料肯定没有可比性,但观感真的是那样。和施华洛世奇一样,虽然是人造水晶,但看起来并不粗鲁。

在50号车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最上面一排按钮。有点像MINI,或者兰博基尼的战斗机风格设计。最令人惊讶的是,当你按下它时,会有类似奥迪车型的紧阻尼反馈,并发出“滴”的机械反馈声。这种带触摸和声音反馈的按键让我想起了机械键盘中的绿色轴。可惜这套按钮的人气不高,尤其是ESP的关闭,不然我就忍不住整天按,听着清脆的反馈声像恋物癖。

对于510的后排空间,你需要先摆正心态。尤其是560,这让很多人觉得宝骏的SUV后排一定大得离谱。不过要考虑的是,510其实是一款基于310底盘的小型SUV。虽然不够大,找个长发飘飘的美女坐后排拉大提琴,但实际上坐起来已经足够了,绝对不是你纠结买不买的地方。此外,一个非常实用的设计是后排座椅的靠背可以自行调节倾斜度,可以让乘客在长途旅行时稍微躺下。这个功能在小型SUV中真的很少见。

后备箱也需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对于一款小型SUV来说,提供这样的深度绝对是有价值的。但是,也有不利于方便的地方,就是后备厢的平台很高。原因是宝骏510配备了规格为205/60 R16的全尺寸备胎,这是一把双刃剑,会纵向占用行李空间。高地平台除了占用空间,也不利于将货物运进运出后备箱。用高中物理的话来说,就是克服重力,做更多的工作。

宝骏510比560更注重精致,开车的时候真的能感受到。换挡时刹车会有机械吸力感,方向盘阻尼比560更细腻,底盘自然更高级。宝骏510和560一样,底盘设置偏软,属于舒适型。但是560的舒适性只是单纯的考虑功能性,也就是真的能吸收路面冲击力,但是车身有很多像水床一样的摇摆动作。至于宝骏510,减震器更能胜任。它可以吸收震动并快速稳定车身,也就是说,它可以干净稳定地过滤震动。

宝骏这次强调了一件事,那就是他在NVH上的努力。提到底盘我也能感受到这一点。过沟坎时,吊坠发出低沉的声音,也是那句老掉牙的话:有一种实实在在的感觉。虽然在真正的极端情况下不会那么好,但单从日常大部分情况来看,宝骏510底盘的味道和作为底盘标杆的传祺GS4有些相似。然而,这副底盘并不完美。作为一款小型SUV,高而窄的造型会带来更高的摆动重心和更大的转弯和侧倾感。如果与小型SUV中底盘不错的长安CS15相比,宝骏510的驾驶品质更高端,但过弯支撑没有CS15扎实。

这款车另一个出色的NVH是发动机空转。怠速时发动机几乎没有噪音和抖动,一度被误认为熄火。但是,510在NVH方面并不完美,随便走走就可以了。

起来,就会听到发动机工作时的低吟。叫做低吟,即分贝值不大,但响的时间接近于无时无刻,基本一走起来便会听到。动力方面,跟刚试完的改款730一样,这台车也是一抬离合器便能跑起来的类型,手动挡对新手的亲和度很高。加速表现方面,小排量自吸SUV说澎湃肯定是软文,但也不会像长安CS15那样会让你觉得肉。如果你挡位选择恰当,市区也能让它随时迸出去完成超车。通过偏重低扭来照顾更日常的驾驶体验,这点在之前宝骏730上也是表现得淋漓尽致。

总结:造物主也要休息一下

刚开始觉得510是宝骏中比较没想法的一台,因为730和560都是属于全新物种,宝骏像造物主一样创造需求。510则是主动去迎合市场热点,跟随趋势造了台小型SUV。不过实际体验过后,510在一众小型SUV,也做到了鹤立鸡群。特别是设计、滤震表现和内饰档次感,宝骏确实很懂得揣摩中国买家的口味,用它们自己的话来说:消费者才是宝骏的设计师。不过还是有两个遗憾,一是入门版更多是用来拉低售价,配置低得没多大可买性;二是没有自动挡,这个在730和560上已经让很多人着急,而510定位更偏城市,自动挡的迫切性比前两款车型要大。考虑到宝骏510入门车型配置非常低,更多是个门面。虽然精致,但同级也大致做到这点,例如东南的DX3。由于对手较多,而且对手都不弱,510产品上的稀缺性不如560和730,我们最终给予“值得推荐+”的评价。

每逢新车新闻总能看到这样的套路,新款的XX轴距增加了多少,长、宽、高各增加了多少,比上代车型,比对手大了多少。对!新车尺寸是越做越大,然而发动机的排量却越做越小,1.0T的B级车,2.0T的D级车都不是新鲜事,就差1.4T的Q7和3缸的X5而已。不过,看来也不远了,本田冠道,一台接近X6大小的SUV也用上了1.5T发动机,这样涡轮增压小马拉大车是个什么情况?是不是冠道入门级的好选择?马上来试试

同样的1.5T,不同的参数调校

从思域到CDX到杰德,虽然用的都是同款的1.5T发动机,但具体参数调校并不一致,有号称高功满血版CDX上的1.5T,有阉割版杰德上的1.5T。到冠道上本田这个1.5T的参数又有变化,最大功率有142kW,最大扭矩有243Nm,这比CDX上的1.5T的数据还要猛。不过动力参数只是给大家参考的,可以影响动力发挥的因素还有很多,信数据还不如信星座命理,实际体验才是重点。

动力体验:除了起步略拖沓,其他都很好

1.5L排量的发动机配上冠道这么大躯体,典型一副小马拉大车的场景,最关注的肯定是,这匹加了涡轮的小马够力吗?体验好吗?根据我一天横穿深圳两次的体验,力这方面真不用担心,1.5T冠道加速的爆发力,持久力依旧很强,甚至高速上100km/h后再去加速超车,动力同样生猛,轻松可以完成超车动作,1.5T发动机的动力储备还是很足的。正常限速120km/h内的加速体验,1.5T和2.0T差距并不大。

1.5T和2.0T冠道的真正感觉有落差的是低速行驶的轻快感,1.5T冠道只要转速不过2000转,就不太愿意走起来,尽管情况已经比1.5T的杰德好很多,可起步反应仍然让人觉得比较拖沓,动力来得比较慢。如果你的油门动作比较斯文,你会觉得很难去跟紧前车,所以起步一下油门动作必须狠一点,动力反应才能达到预期。当然如果你习惯了这种动力输出的特性或者平时起步风格就比较欧式的,直接跳到2000后的区间,那低速同样很有力,只是顺滑程度不如2.0T而已。

对比1.5T昂科威,冠道舒适性更胜一筹

至于跟最直接对手的1.5T昂科威比,两者的1.5T动力其实都做得足够活跃高效,加速后劲都相当不错,只是市区动力的体验上,昂科威的双离合变速箱,低速行驶的平顺性,动力的响应速度都不如1.5T冠道的CVT变速箱。而1.5T冠道不足是发动机的噪音大而毛躁,低速行驶安静时发动机的声响尤其突出,幸好冠道的隔音很不本田,隔音滤震都比以舒适见长的别克昂科威还好,所以1.5T的噪音问题已经没有思域和杰德明显,影响不算大。

作为几台本田车主的我,说出了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但冠道舒适的确很不本田,是国产的本田里隔音滤震做得最好的,比以舒适见长的别克昂科威还要优胜,而且低速动力的顺滑程度,加速的反应,后排空间都是冠道更胜一筹。当然,差距也不算很大,大概就是昂科威80分,冠道85分这样。只不过以冠道的定位,售价一般会比昂科威高1万多2万元,是选择省2万,还是更好的舒适性?这留给各位买家去衡量了。

配置分析:1.5T配置齐全,就看普及率有多少?

1.5T冠道具体的价格配置信息要到3月底才会公布,现在唯一知道的信息是起步价约22万元起。而我们拿到的试驾车,应该就是1.5T的高配车型,配置相当齐全,看上去跟2.0T的版本差别不大,同样有全LED大灯、LED雾灯,19寸的轮毂,米其林的轮胎,8寸屏多媒体系统,全景天窗,电动尾门,无匙进入+一键启动。

不同的是挡杆由电子按键式的挡杆换成机械式的,没有了Honda Sensing的一系列主动安全装备,没有自动大灯,多了car play系统。反正实用常用的配置,1.5T的车型是有提供的,就看这些配置的向下普及程度如何了。

总结:这可能才是真正走量的冠道

CDX、思域、杰德、冠道虽然都是用同款1.5T发动机,但实际效果是有差异的,体验最好的可算是思域和冠道上的1.5T,平顺性没漏洞,低扭弱项不算明显,动力强劲,思域是加速更爽快过瘾,冠道是发动机噪音隔绝得更好。所以说,1.5T冠道体验是可以给好评的,跟2.0T冠道比,落差比较明显的只是低速走走停停时动力的从容程度,加速的劲头,响应速度反而差距不大。

我唯一要担心的是本田的1.5T的产能究竟能不能跟上,毕竟现在思域等车还要3、4个月,如果1.5T冠道货源充足,顶配定价跟2.0T最低配还有1万多的差价,那动力体验相差不大,配置更齐全的情况下,1.5T冠道完全能成为真正走量的车型。